卢氏县林海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高标准现代化香菇生产基地
让卢氏香菇香飘世界
“徐家湾乡有2个种植基地,双龙湾镇有3个种植基地,范里镇也有3个种植基地……”昨日,卢氏县林海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海兴华公司)负责人指着香菇基地位置图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思路,逐步将企业打造成为农业科技型、外向型企业。
01、“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助推公司迅速发展
卢氏县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处南暖温带至北亚热带过度地区,森林茂密、气候温润,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
现代化香菇种植大棚
2017年5月,河南威尼斯游戏集团选择将香菇产业扶贫集群开发项目选定在卢氏县,并成立林海兴华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态农业开发、林业开发,畜牧养殖、农作物种植、食用菌种植、水果蔬菜种植与销售、园艺花卉、旅游观光、电子商务服务,菌种研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以及货物进出口。
林海兴华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自建菇棚交合作社管理以来,合作社在公司指导下将大棚分包给农户使用,农户购买公司菌棒发展生产,公司通过合作社跟踪技术服务,以不低于当地市场平均价格回收产品,公司给农户每棒兜底收入1元,利润部分公司和农户按五五分成。
在好的合作经营模式助推下,林海兴华公司发展迅速。“在石龙头村新建香菇自动化设备产业园,在涧北村新建年产3000万袋香菇菌棒生产基地,在范里镇新建年产1000万袋香菇菌棒生产基地,在朱阳关镇并购年产1000万袋香菇菌棒生产基地……”该负责人介绍,前期,在卢氏县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该公司就实现香菇产业完成投资5.3亿元,在该县10个乡镇新建菌袋加工基地3处,新建出菇基地18处,年生产规模3000万袋,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林海兴华公司已成为卢氏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农业龙头企业。
02、科技助推香菇发展,撑起“香菇之都”美誉
在东明镇涧北村香菇生产基地,现代化的种植大棚令人大开眼界。大棚有3层结构,第一层是银色反光层,第二层是黑色吸热层,第三层是白色透光层。大棚里布设了喷淋系统,从地下抽出来的深井水只有11摄氏度。
大棚内,香菇长势良好
生产管理员谢阳阳用手指轻轻滑动屏幕,该公司从原料采购到菌棒生产整个环节,以及28个香菇生产基地2000余座标准化香菇大棚的生产情况一目了然。
“3500多户菇农缴售的香菇数量、等级,当天公司香菇18个等级的销售价格、销售量、库存,以及每朵香菇的质量追溯,都会被清楚地记录和显示。”谢阳阳告诉记者,这是该公司投入1000余万元研发费用,并应用到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香菇大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
在朱阳关镇河南村的香菇生产基地里,负责人任章武点下启动开关,香菇大棚里自动喷淋系统随即开始工作。“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这1万余棒香菇棒就能够‘喝饱’水,达到湿度。”任章武说,有了智能化的生产设备,繁琐的农活儿也变得轻松简单了。
在林海兴华公司的各个香菇基地,科技的应用早已渗入香菇生产的各个环节,随着科技的迭代升级,卢氏县“香菇之都”的实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并认可。
03、打造高标准的现代化国际香菇生产基地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香菇种植也不再那么艰难,留守妇女和老人都可以种植。农户可以承包龙头企业的大棚,菌棒从企业赊欠,技术按企业要求严格管理,所产香菇交由企业统一储存销售,每10天结算一次,企业收购的价格一般都会高于农户自己卖的价格。“年龄大了,外出打工没人收,威尼斯游戏仨就经常在家门口的香菇大棚里做工。”常梅菊、李海霞和余金枝是卢氏县东明镇涧北村村民,家门口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工钱还是按小时结算,每小时10元到12元不等。“现在既能照顾家,每月还能挣到2500元以上。”这让她们高兴不已。
2020年12月,该公司成立林海兴华培训中心,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一年多以来,该公司培训、认定食用菌生产初级工242人、中级工7人、高级工110人。359名由普通农民成长起来的香菇生产乡土人才,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分散、扎根在卢氏大地,成为香菇生产的中坚技术力量。如今,在卢氏县全县范围内,7.5万余座香菇大棚遍布全县河川谷地,3.6万户11.8万人常年专业从事香菇生产种植工作。
“全县香菇生产规模达到3.6亿棒;年产香菇36万吨,约占河南全省香菇产量的10%、占全国产量的3%……”这是最近公布的一组关于卢氏县香菇种植的数据。“通过现代化香菇示范园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打造高标准的现代化国际香菇生产基地。”该公司负责人说。